微信公众号

新闻动态
NEWS 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

武 解 民 族 魂—— 张 良

2018-07-09 来源: 2410


武 解 民 族 魂—— 张 良


人类文明史,也是战斗的历史。文化一旦失去了勇敢者的血性,就会枯萎;文明一旦失去了武力的守护,必将倾颓。民族的精气神,唯通过“武”,方可淋漓尽致彰显。今于历史长河中,拈取数朵浪花,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,站在“武”的视角,进行解读,故谓“武 解”。希望能藉此重温并以史为鉴,觉照自身,兴利除弊,提振士气。

《笠翁对韵》中有一段:“高皇灭项凭三杰,虞帝承尧殛四凶。内苑佳人,满地风光愁不尽;边关过客,连天烟草憾无穷。”

“三 杰”之一,就是张良,另外两位是萧何与韩信。楚汉相争,刘邦胜出,全赖此三人之力。然愚以为,张良最为可圈可点。

“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”,足见勇气可嘉。然徒有勇气,无智寡谋,则难以全身全德。历史之所以有张良,不唯在其勇,更在于他过人的品行。

《史记·留侯世家第二十五》有云:

良尝间从容步游下邳圯上,有一老父,衣褐,至良所,直堕其履圯下,顾谓良曰:“孺子,下取履!”良鄂然,欲殴之。为其老,强忍,下取履。父曰:“履我!”良业为取履,因长跪履之。父以足受,笑而去。良殊大惊,随目之。父去里所,复还,曰:“孺子可教矣。後五日平明,与我会此。”良因怪之,跪曰:“诺。”五日平明,良往。父已先在,怒曰:“与老人期,後,何也?”去,曰:“後五日早会。”五日鸡鸣,良往。父又先在,复怒曰:“後,何也?”去,曰:“後五日复早来。”五日,良夜未半往。有顷,父亦来,喜曰:“当如是。”出一编书,曰:“读此则为王者师矣。後十年兴。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,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。”遂去,无他言,不复见。旦日视其书,乃太公兵法也。良因异之,常习诵读之。

若没有《太公兵法》,不可能有张良的奇功伟业。而张良之所能得到黄石公的青睐,亦绝非偶然。其心性德行,非一般人可比。

张良见黄石公时,“良乃更名姓”,过着“亡匿下邳”的逃亡日子,然其依旧能够“从容步游下邳圯上”,这种坦然自在沉稳笃定,足为今人之鉴。时人多得意忘形,亦失意隳志,尤其落魄或不得其志时,或灰心颓废,或怨天尤人,何来的自在从容?《论语》云:“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,造次必于是,颠沛必于是。”《孟子》曰:“贫贱不能移”。看今天,几人能够?此其一也。

其 二,时人多以貌取人,故多趋炎附势,而丧失自我人格。若见“老父褐衣”,定视若不见或去而远之,而见锦衣轻裘,则自会趋附。故傍大款、依权贵,奴颜婢膝,丑态百出……气节何在!

其 三,唯“动心忍性”,方可“增益其所不能”。尊老敬老没问题,然若为老不尊,何以敬之!这“老父”故意的“直堕其履”,还高慢地“孺子,下取履。”如果这张良没有“愕然”而“欲殴之”,也非正常人思维做略。然其能够理性思维——“为其老”,克制自己——“强忍”,然后“下取履”,并“长跪履之”,实非我等不能。顺而孝之或可,违缘守德则不易。难忍能忍,难行能行,成无上道。

其 四,《千字文》语:“信使可复,器欲难量。”《论语》云:“信近于义,言可复也,恭近于礼,远耻辱也,因不失其亲,亦可宗也。”张良守信而赴黄石公之约,这一“守 信”,虽如是刁难,依旧守得。一句话而已,笃定不移。而今,或签约公正,或法律制约,或苛刑重典,依旧照犯不误。海誓山盟,无非人说鬼话——仁义礼智信,智失而求信,信失求什么?牢记使命,不忘初心。试问诸君,初心何在?!

张良,终为“王 者 师”而定天下,后功成身退,“乃学辟穀,道引轻身。”“愿弃人间事,从赤松子游耳。”后“谥文成侯”,身离红尘,名垂青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