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-06-13 来源: 2430
在众多目光关注下,首场北京格斗B级赛事尘埃落定,不惊不喜。虽然与国内其他同类赛事无甚分别,但在赛前著名资深搏击导演张旭的一段话,则明示这仅是国内搏击事业风起云涌前的抱拳礼。
张旭先生说:“……多年前中国足球队邀请德国的足球皇帝弗朗茨·贝肯鲍尔来到中国,向其询问中国足球队怎样才能走向世界,贝肯鲍尔之说了一句话:做好你的基础联赛。B级赛事,就是我们中国搏击的基础联赛……”
虽然国内目前有几台搏击赛事,很受关注,而且搏击运动也呈上升态势,但了解实情的都清楚,中国的搏击,在世界搏击竞技圈中,还属外围。美国、俄罗斯、巴西……都超过我们很多,甚至亚洲的日本、韩国、泰国,我们亦需仰视。如果去除掉国内搏击赛事中市场运作和娱乐吸睛等表演成分,则可能会令关注者“不想吃瓜”。
穿上肌肉装只能演戏,不能战斗。这是事实。
还有事实——事实上,一方面中国虽然武术文化历史悠久,但过于强调“文”,则武力值就会降低。这是在文化源流方面自废武功的原因。另一方面,中国恢复搏击运动的时间还短,虽然民间尚武、习武的群体一直不绝如缕,然缺乏政府体育部门的引导、支持,虽具资源优势,但无组织、无秩序、无统一规则,进步自然滞缓。所以,中国搏击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。
再大的发展空间,也需要全社会的集中发力才行。也即要依靠全民的关注、热爱和热情参与,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的积极引导,文化部门的大力宣传,以及广大企业的鼎力支持,如此才能在世界搏击竞技台上,占有一席之地。
社会是个庞大的群体,总得有个具体的发力点,这个点就是B级赛事。所以,B级赛事的赛场,恰恰不是拳台上,而是拳台下,是社会的关注度。
在美国,篮球的全民化成就了顶级赛事NBA,巴西的足球、中国的乒乓球亦复如是——以我们耳熟能详、妇孺皆知的乒乓球为例,表现出来就是“中国打世界,世界打中国”。而且,球员太多了,一方面为了引领世界乒乓球运动而主动输出人才,另一方面为了谋求个人的发展空间而被动输出。
这就是态势。只要这种态势形成了,自然发展空间无量。届时,政府只需要恰到好处的点拨引领,社会各层面自会积极配合,自然就会形成一套完整的组合拳。
故,唤醒民众的热情,是基础、是根本。这才是北京格斗最该做的,否则,爱者泛泛,能者微微,强者寥寥,后继乏人,终非久计。鉴于此,搏击运动,必须要扎扎实实地“走群众路线”。
所谓扎实,就如《礼记·中庸》其第十九章有云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”
博 学:纵向的向历史深处去寻找我们武学的精髓,横向的向世界各个民族学习其技击之术,法古今,师世界,博采众长,补己之短。
审 问:化古之道为今之用,当知今之长短;取他之强为己之术,亦当知己之优劣。如何才能更好地将一切技能武装起来,要结合自己的优势,了知自己的短板。
慎 思:尚武——为何而尚武?是凌弱?是赚钱?是哗众博名?还是要肉体的强大来锻造精神的强大……因地未真,果遭迂曲。
明 辨:国际奥委会在《奥林匹克宪章》中有这样一段话:“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,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,并体现相互理解、友谊、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”。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,也是我们搏击运动发展必须遵循并秉守的精神。只有具足实力,才有资格参与公平竞争。所以,为了培养这实力,要去商业化、去娱乐化,要尚“武术”,而不是尚“舞术”;要在国际拳台上刚猛善武,而非要在商海中长袖善舞。
笃 行: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功。拳台上,可能有吃苦耐劳、勤奋不已的天赋异禀者,但绝对没有突然神功附体的横空出世。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,搏击事业尤其如是。所以,北京格斗得耐得住寂寞,培养格斗人才,任重道远,十年树木百年树人,急不得。切忌“包装”、“炒作”,否则,国际比赛会用拳头证明“一切表演者都是纸老虎”,会被事实轻松KO的。笃行——用时间换空间。
最后,有个提醒。中国历史上,多有“以道乱政、以武犯禁”的经验教训,尚武,初则易过而善斗,易群而恃力营生。所以,该如何在“野蛮其体魄”时,“文化其精神”弥足重要。尚 武——以高尚之精神内蕴为武者之魂,并以这种强大的精神,熄灭掉人心中罪恶的欲望冲动。北京格斗,得为社会的内在和谐稳定出力,尚武为精,赛事为气,文化为神。
如何可赢在赛场外?思之……
上一篇:北 京 格 斗 的“品 牌”
下一篇:武 解 民 族 魂—— 张 良...